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,进一步弘扬家庭美德,传承优良家风,推动形成爱国爱家、相亲相爱、向上向善、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,益阳市妇联面向社会开展“涵养好家风·共筑家国梦”家风家训征集活动,活动开展以来,全市广大家庭积极参与、踊跃推荐。近期,市妇联将对部分作品进行展示,持续传递向上向善家庭文明建设正能量。
曾军 益阳市中心医院
最好的孝顺,是让父母觉得自己“有用”
一大早,72岁的老爸满头大汗地把一篮子蔬菜放在餐桌上。“哇,大丰收啦!”“爷爷太厉害了!”“老爸,真是只勤劳的老蜜蜂!”在全家人的赞美声中,老爸眼睛发亮,兴奋地讲起他的菜园子、自动浇水、结实的丝瓜架……那满足劲儿,像个考了满分的孩子。
都说“百善孝为先”。在我们家,孝顺不仅是给钱给物,更在于“顺”着父母的心意。这“顺”,是理解,是成全,更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依然被需要、有价值、有活力。我们管这叫“让父母觉得自己‘有用’”。
理解,是“顺”的起点。我爸爱穿得精神体面,换季时我就陪他去挑几件好衣服,把他打扮得帅气利落。我妈喜欢淘便宜又好看的衣服,每次买回来给我看,我都真心夸她会挑、会过日子,鼓励她多买几件开心开心。在我看来,500块的衣服穿在父亲身上,会觉得“我很精致”,而母亲的幸福来自于满足了购买欲,500块可能会买到5件衣服,能尝试5次穿新衣服的幸福感。他们那代人,有自己独特的习惯和想法。他们的“唠叨”,可能是经验;他们的“坚持”,也许是原则;他们的“担心”,常常是牵挂。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,才能真正明白他们的心意,我们的“孝”才能做到点子上。
在我们家,只要爸妈在,我和老公就常“变懒变笨”:“爸,送我去上班吧?”“妈,扣子掉了,帮我缝缝?”“爸,水龙头漏水咋办?”“妈,想吃您做的剁椒鱼头了!”……每当这些小小的请求被满足,尤其是看到我们享受的样子,他们就特别来劲。父母最怕的,就是觉得自己老了,没用了,成了家里的“摆设”。让他们感到自己的经验、手艺还有人稀罕,那份深藏的成就感就回来了,生活也有了新奔头。
对于爸妈的“新事业”,全家大力支持。我妈迷上了中医,戴着老花镜研究《黄帝内经》,学按摩、学艾灸。我们就主动当她的“试验品”,让她在我身上找穴位、练手法。看不懂的地方,我也帮着查查资料。看她兴致勃勃地聊中医,那份学习的投入和尝试的快乐,就是在帮她打开生活的新天地,找到新的朋友圈子。一句“妈,您学得真快!真棒!”比什么都让她高兴。这种支持,让他们知道:自己不仅能被爱,还能去学新东西、照顾别人、发挥余热。在能力范围内,帮他们实现这些小愿望,就是在说:“您的想法很重要,您值得拥有有意思的老年生活。”当他们晚年还能找到喜欢的事做,人自然就精神了。
父母年过古稀,依然身体硬朗,精神头十足,家里家外忙得开心。他们这种状态,也深深感染着我们全家。这种以理解、成全、鼓励为核心的“顺”,让孝顺不再只是责任,更成了爱的流动。我们这样对父母,不仅让他们活得有滋味、有盼头,也是在给孩子们做榜样。孩子们看在眼里,孝道就这么自然地传下去了。
说到底,孝顺的真谛,也许就是用心理解父母,用行动成全父母,用言语肯定父母。让他们感受到:我依然被爱,被尊重,更重要的是——我对这个家,还有用!这份“有用”的感觉,就是父母晚年最暖的光。
周宣传 桃江县牛田镇三塘湾村村民委员会
周宣传家庭合影 周宣传为村老年人上门服务
撑伞护民安 拓路兴家园
2017年至今,周宣传担任桃江县牛田镇三塘湾村村委委员,负责全村的计生工作和妇联工作等,包括生育证办理、人口动态管理、奖扶调查、女性两癌筛查等。她工作勤奋,任劳任怨。曾获“县最美女性”、“县生育关怀—健康幸福家庭”、县“清廉家庭”、镇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等称号,所在村2019-202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“县优秀妇联组织”。疫情防控期间她曾被《大益阳》报道,人称战疫“铁娘子”。
周宣传一家是一个平凡幸福的四口之家,丈夫是镇中心小学的校车司机,女儿在长沙工作,儿子在读研。他们一家践行科学、文明、健康的生活方式,努力营造温馨、和谐、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。
周宣传一家团结邻里,乐于助人,见义勇为,扶弱济困,热心公益,志愿服务,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。她多次组织留守儿童公益阅读、防溺水宣传,为老年人上门服务、残障人士关爱走访等活动。2020年8月5日,S206牛田镇双江口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,两个摩托车在交叉路口相撞,造成双方受伤。当事人手足无措,正好路过的周宣传见状赶紧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。受伤严重的一人躺在滚烫的柏油路上被太阳暴晒着、动弹不得,周宣传又飞快地跑去自己家里拿来遮阳伞,一边为伤者挡住刺眼的太阳,一边提醒着围观的群众:“大家帮忙维护好交通秩序,防止引发新的交通事故,务必给救护车留出生命通道”。
她甘于奉献、热心公益。暑假期间,微信中、新闻里会见到一些学生溺水的不幸消息。细心的她深知责任重大,严肃告诫妇联执委全体成员:“再也没有比关爱生命更重要的事情了,大家千万不要麻痹大意,时刻提高警惕,我村绝不能发生溺水事件”。她亲自带着学校老师逐户上门做好防溺水宣传,并在村53个网格群里积极转发防溺水知识。她积极配合村委在有安全隐患的山塘河坝设置警示标牌、安装防护设施。
周宣传一家把家庭经营和生产管理都做得井井有条,平时和邻里关系和谐,生活、生产方面在村里能起到带头作用。她的丈夫已开校车二十余年,为村上群众做好学生读书后勤保障工作。她为村集体项目出谋划策,不论严寒酷暑,总能在项目现场看到她的身影。积极参与株三公路路基拓宽、光伏发电、生态种养园、万亩油菜花基地、养鸡场、稻虾养殖等村集体项目。不仅如此,她还积极带动身边群众就业,为失业困难群众挖掘就业机会。她从不“等、靠、要”,自发定期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就业技能培训,勉励大家不断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。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邻里解决燃眉之急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富裕村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他们家庭的感人故事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。
龚胜兰 益阳市税务局
龚胜兰家庭合影
家风传承助孩子圆梦“外交官”
我与丈夫因税结缘、以税为业,志同道合二十余年,用忠心、匠心、诚心、爱心浇灌幸福家庭、奉献税收事业,形成了“爱党爱国爱税、向上向善向美”的和美家风。近年来,我的家庭先后获评“益阳市文明家庭”、“益阳市五好家庭”、“全省税务系统最美家庭”。
我是税校毕业,丈夫是“税二代”。作为税务家庭,同为“70后”的我们生育了一个女儿,取名“诗薇”,是“SW”(税务)的谐音。我们精心培育女儿成才、助力孩子圆梦的家风故事颇为励志,在亲友同事间传为佳话。
求学追梦勇“向上”。敢于有梦立志向,勇于追梦有方向,勤于圆梦助通向。女儿诗薇对翻译饶有兴趣,对外交心驰神往,这发轫于初中时一部电视剧《亲爱的翻译官》。从安化到益阳,益阳到长沙,长沙到北京,笃学追梦路向前延伸、向上跃进,每一个阶段,每一步成长,都凝聚着我们以爱护航、悉心培养,助力孩子看到更大的世界。我们俩一个主理生活照顾,一个主抓学习辅导,助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,诠释着引导不主导、关爱不溺爱的教育理念,培养了女儿学习自主、生活自立、人生自强的习惯品性。在面对专业课程学习、毕业论文答辩、身处异国留学、重重关卡遴选等各种困难挑战时,都能调适平和心态、保持向上状态。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2021年7月,女儿以优异高考成绩被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录取。在校期间,她乐学上进、品学兼优,多次获得奖学金。2025年6月大学毕业,获评“北京市优秀毕业生”。
立德树人同“向善”。我和丈夫都是单位的志愿者,丈夫还是单位的文明创建专干,时常策划文明实践活动,经常参加慈善捐助、社区服务、扶贫帮困、义务献血等公益活动。在我们的言传身教下,女儿也从小爱上了公益,播下与人为善、乐于助人的种子。在“点亮童心、放飞梦想”关爱税务子弟、“社区吹哨、党员报到”、“爱向夕阳、走进益老食堂”等公益活动中,时常可看见我们一家三口的身影。在孩子小学毕业时,我们还陪同她采访了安化籍“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”、“全国文明家庭”获得者段意花,让孩子在崇德向善中感受榜样风采、培育文明风尚。今年毕业季,女儿有幸成为了北京“世界和平论坛”活动的志愿者,用敬业、专业诠释了志愿精神,绽放了青春风采。
乐享生活共“向美”。生活中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。我和丈夫热爱生活,爱好养花、摄影、健身、旅游。花花草草、山山水水成为我们夫妻朋友圈的主题。因为爱养花,家中的平顶露台被打理成了生机盎然的“空中花园”;因为爱旅游,“自驾”成了我们俩乐此不疲的休闲方式。川西自然风光之行、河南文化寻根之旅、北京名胜打卡之游……都留下我们一家三口的快乐足迹。我们俩对生活的热爱,也无形中点燃了孩子奔赴山海、不负韶华的热情。在“北外”紧张的学习之余,女儿注重劳逸结合、张弛有度,从教室走向运动场,燃烧卡路里;从校园走向名胜古迹,厚植文化自信。在女儿赴西班牙学习期间,教学环境的变化、文化差异的适应、租房选址的考量、交往安全的防备等问题,让我们夫妻俩牵肠挂肚,每天必打的视频电话,让身处异国的女儿克服了思乡情绪、适应了海外生活,还学会了西餐厨艺。
“世界赠予我拥有,也赠予我回敬……”。涵养好家风,向上向善向美;共筑家国梦,爱党爱国爱税。这是一份家庭幸福的拥有,我们很珍惜;这是一种家风传递的回敬,我们在路上。
李佩 沅江市神墨书法
李佩,1986年出生,神墨书法工作11年,成长于一个重视言传身教的家庭。始终践行着尊老爱幼、勤俭持家的传统,这样的家教家风,让她懂得责任与担当,也塑造了她踏实、真诚的性格。